3499拉斯维加斯的记者李梅在临沂报道,近年来天气进入“蒸煮模式”,高温肆虐,使得防中暑成为重要的健康问题,尤其对于需要进行户外活动的人群。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夏季防中暑指南,希望大家牢记。
减少高温暴露,降低中暑风险
首先,应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。一般来说,气温最炙热的时段是上午11点到下午4点,此时段最好减少户外活动。如果必须外出,应待在树荫、遮阳棚等阴凉处,尽量避免阳光直射,特别是在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时需格外小心。
做好防护措施,加强自身保护
在穿着方面,要选择合适的衣物。推荐穿宽松、透气、浅色的服饰,同时佩戴遮阳帽与太阳镜,以保护头部和面部免受紫外线伤害。此外,建议随身携带防暑用品,如清凉油和藿香正气水,以便在感觉不适时及时使用,缓解中暑症状。
保持身体水分与电解质平衡
在高温环境中,人体出汗较多,容易脱水,因此需要多喝水。建议每天至少饮用1500-2000毫升的水,即使不渴也应定时饮用,可以选择白开水、淡茶水或者含电解质的饮料。同时,避免饮用含糖和酒精的饮品,以免加重脱水。此外,补充电解质也很重要,可以选择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,或食用富含电解质的食物,如香蕉和土豆。
注意身体信号,及时应对不适
应意识到中暑的预兆,了解早期症状,如头晕、口渴、多汗等。一旦出现这些症状,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,例如找阴凉处休息、喝水等。同时,保持劳逸结合,避免过度劳累,若身体不适,应及时停止活动,转至阴凉处休息。
关注特殊人群的防暑工作
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老人、儿童、孕妇,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,他们更易中暑。对这些人,应特别注意防暑降温,减少在高温环境下的活动时间。
应对中暑的急救措施
高温天气下,如果发生中暑,要遵循“快速降温、补充水分电解质、及时就医”的原则。首先,立即将中暑者移至通风良好的阴凉处,解开衣物以促进散热。可以用湿毛巾擦拭颈部、腋下等血管丰富的部位,或使用风扇加速蒸发降温。
如果是重症中暑,可以用温水擦拭全身快速降低体温(目标为38℃)。轻症患者可口服含盐清凉饮料,让其慢慢饮用,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造成呕吐。在降温和补水后,通常在半小时至1小时内可缓解症状。
最后,对于高热不退、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,需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,持续降温,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援助。